最硬核的国货
一定出自
最强的硬核科技企业
中国建材集团所属
中复神鹰、中建材科创院
用“硬科技”
领跑行业技术
用科创
为国货产业赋能
中复神鹰登上央视新闻
加快研发转化速度 打造“硬科技”企业高地
肩负改革“试验田”和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两大使命的科创板迎来五周岁生日
五年的成长它已成为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是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据统计
超3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
以中复神鹰为代表的“硬核”科技企业在诸多领域推动实现进口替代
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
未来
中复神鹰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
进一步发挥碳纤维头部企业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
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带动碳纤维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人民日报》
中建材科创院搭建科创平台 拓展技改空间
原文节选
搭建科创平台,拓展技改转型空间
“你们居然有这么先进的仪器?我们那还没有呢!”在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看到一台台高精尖试验设备,一位前来参观的高校教授羡慕不已。
2019年,中建材科创院落户枣庄。“我们将中建材科创院列为全市重点引进的科创平台,也是看中了他们的人才优势和先进完备的试验设备。”枣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祝世峰介绍。
中建材科创院拥有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省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等省市级创新平台8个、协同创新平台8个,其牵头建设的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60人,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近60个。
引进这类科创平台有什么用?山东中汇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唐文峰深有感触:“近年来,企业加快向绿色建筑转型发展,可引进人才和设备不易,技术改造也比较困难,节能减碳建材使用率迟迟提不上来,转型遇到了难关。”
枣庄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来企业调研,唐文峰把烦恼一吐为快。于是,枣庄市科技局以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为纽带,发挥共同体平台资源优势,组织中建材科创院与中汇集团共同承担省新型绿色建材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
“中建材科创院指导企业实施技改,开发出结构保温一体化构造设计和热工优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上实现应用。与普通砌筑墙体相比,新技术降低了墙体传热系数,实现了降碳减排。”唐文峰说。
用好科创平台,拓展技改空间。在枣庄,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截至目前,枣庄市已与浙大山东工研院、上海交大(枣庄)智能制造产业赋能研究院、深兰人工智能研究院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拥有各类科创平台1521个,其中省级以上347个。